表姐,你好嘢!

喜剧片香港1990

主演:郑裕玲,梁家辉,张坚庭,周文健

导演:张坚庭

播放地址

 剧照

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2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3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4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5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6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3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4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5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6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7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8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19表姐,你好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19

详细剧情

  四川女公安郑大姐(郑裕玲饰)负责赴港捉拿逃跑的疑犯,不得不与香港警方合作。警长伍卫国(梁家辉饰)负责接待与合作调查,被初次到港、天真纯朴的郑大姐与助手阿胜(张坚庭饰)弄得晕头转相。  由于地区文化差异,郑大姐与伍卫国不断产生摩擦、矛盾,多次让疑犯有机可乘、逃之夭夭。  由于在旅馆被疑犯袭击,督察安排郑大姐去伍卫国家住。而伍卫国之父正是当年国民党军72师的排长。由于信仰不同,郑大姐一到家就与伍父闹了个水火不容。一连串爆笑的争锋相对就这样展开了,而奇妙的事,郑大姐与伍卫国之间的感情也在慢慢产生变化......

 长篇影评

 1 ) “香港人,大陆人,台湾人都是CHINESE!”

最近痴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片,按明星来,看到郑裕玲了,自然地找到了这部。开始还以为是一部单纯的嘲笑讽刺大陆人的片子,就跟很多英国片讽刺美国人或者美国人讽刺英国人的片子一样,只是一种常见的大众类电影讽刺手段。至于到底是不是对被讽刺方造成了冒犯,还是得看具体的故事设置,就现代的社会环境和文明程度而言,一般不会有过分明显的一边倒式的挖苦。

然而看到前面部分的时候,故事的笑点基本上都被郑大姐的“出丑”式姿态承包了。她随地吐痰,不懂电脑,不认识情侣酒店,穿着衣服洗澡等等。大大咧咧的作风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直接到了警方怀疑的嫌疑人办公室里要把对方带走。在香港这种法治社会里,这样的行为无疑既单纯又愚蠢。

任何人只看到前面这个翠萍式鲁莽无知的郑大姐时,都会怀疑导演的用意。然而不要急继续看下去,导演很快就打消了观者的偏见,也让我打消了对郑大姐的偏见。

郑大姐会独特的审问证人的方式,枪法出色,敢入虎穴,胆识过人且武功高强。看起来很凶悍,在电梯停电的时候又十分胆小(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伍警官抓住了她的手)。穿上晚礼服,美若女神,生死关头,却能抢着牺牲,又会打嘴炮,忽悠到反派不敢开枪。郑大姐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后,我和伍警官一样慢慢的对她有了好感。

电影的主创全是香港人,当年片子上映的时候也主要在香港地区上映,这电影的主视角就是香港人。我很欣赏那时候他们的观点:爸爸一辈的人坚持的东西我尊重,大陆人拥有的一些优点我赞赏,“香港人,大陆人,台湾人都是CHINESE”这是香港长大的梁家辉扮演的香港警察在老果敏党父亲和大陆来的郑大姐吵架的时候说的。这句话大概就是本片编剧导演想表达的一个真正意思。

当年的1990年,还有7年就要回归了,其实只看那些年的一些香港电影就能发现,香港地区有不少人想着在回归前抓紧移民,同时还有一些人则对回归后充满了期待,本片是就是怀着这样期待的人做出来的。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又滚动了27年,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大陆和香港之间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问题,大陆和台湾之间似乎也是如此。然而回看1990年的这部片子,当我看到男主爸爸这个老顽固带着自己的老国民党战友一起营救曾互相视为敌对势力的女主时,我热泪盈眶。

不管什么主义,什么派别,其实,我们是有共同目标的啊,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啊,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都是CHINESE啊。

电影上映后的27年后的今天,这个片子的三观拎出来依然很棒。

另外,补充一个1990年陆港收入的记录:

剧中,郑裕玲扮演的大陆公安郑大姐怀着我们周围常见的朴实大姐那种热情兼八卦问伍卫国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好脾气的伍卫国诚实地回答“两三万港币”吧,郑大姐惊呼“那就是一万多人民币啊!”电影上映时间是1990年,当年的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我查到的是1元港币可以兑换人民币6角左右,所以郑大姐的算法应该是正确的。

郑大姐为什么惊呼呢?后来被反派BOSS抓住时,反派道出了实情,他嘲笑郑大姐:“为了一个月100多块钱的人民币出生入死图个啥”之类。我又查了下,1990年全国职工的平均收入是2140元,平均月工资是178元,所以反派说的也应该是正确的。

 2 ) 唯有FUCK与世长存!

       20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年看这电影还是怀揣录像带的时代。那时候看片子傻傻的爆笑,感觉像是小屁孩第一次学会了脏话,从大人惊恐的脸上找到了乐趣。
    十几岁的时候不知道什么狗屁政治(现在也不懂),更不能从中看出香港人对97的焦虑。有的只是像孩子一样,沉浸在脏话的快感之中……不明所以,但说起来很痛快。
    看了很长一部香港电影回顾的系列片,于是把这个翻了出来。片子的节奏、故事、情节设计不值得一提,可其中的笑料还是会把人笑翻……那感觉就像一切皆是浮云,唯有FUCK与世长存!

 3 ) 很棒的电影

不了解大陆几十年来历史的人,不了解大陆政治的人,或者被洗脑的人,恐怕不能了解其中的搞笑和认可电影诚意的讽刺。

我将来都想要做一部类似的电影。

 4 ) 我眼中值得学习的优秀党员之表姐语录

带你出来就是要你为国争光,把那些什么电脑、红外线全都给比下去,这才显得我们国家人杰地灵。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打击敌人一定不可以手软。

电脑永远是不可靠的,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的。

太残忍了,太不像话了,把中国革命妇女脱光衣服毒打。幸好这个时候马列主义出现,资本主义就被打垮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也就没有了。

我人在香港,可是我心里头想着的是祖国。我们把这个犯人给抓回来,显示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什么叫共识呀?我高举了这么多年红旗,不是共识是什么?像你们香港人那样,什么英式桌球,美式足球,日式夜总会,泰式洗澡呀。一点自己的风格都没有。丢不丢脸呀?你说

-娘娘,你有化妆呀?-当然啦。要给敌人一个心理威胁嘛。

-你包娼、开赌、走私、运毒,公安单位早就注意你了。 -你荒谬,我是个正当商人,街坊首长,对四个现代化是有贡献的。 -什么四化?你娼妓企业化,赌博合法化,走私机动化,贩毒国际化。

-不过我爸他跟你们有一点小小的矛盾,讲话可能会失礼-对立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可以进行思想教育,把他改造过来

你们香港人不要老拿毛主席开玩笑行不行?

-我们是右派,吃东西是用右手 -宁左勿右 -偏右是天生的 -对不起,偏左战斗力强

-你酒量怎么那么好? -我发挥我的革命豪情嘛 我们的歌词是的确可以净化你们的社会。 我是瞄准他的皮肤射的,所以只有皮外伤。 保持贞操,不要乱来,排除万难。

你把我惹火你就完蛋了,你跟十亿人民为敌,你好大胆呀你。

-我是主人应该先杀我 -中国比香港大,当然是应该先杀我

-死到临头你还笑? -我笑你无知。我老头子是二十七军...这是军事上的秘密。他一声令下,叫弟子兵开过来的话,到时候联合声明完了,一国两制完了,基本法完了。然后港币大跌,金融大跌,股票大跌,房价大跌,跌...

表姐时刻体现国家整体统一的自觉性主动性,永远铭记毛泽东语录,打击外来反动势力,值得人民信赖和托付,是当代大学生值得学习的优秀党员。

 5 ) 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一些缝隙的东西

说实话近三十年后才看此片,还看了大量剧透。要说笑我是笑不出来的。
    要说那些隐喻有多深刻我也没感觉。其实还不是配合香港那套价值观给香港观众洗脑。而且还令人发指。1990年的中国大陆除了当时已年过六十的老年人,像郑大姐这个年纪的人再怎么古板也不会把三大纪律,南泥湾之类的歌放在嘴边。而香港多年来一直将大陆的印象停留在六十年代才令人发指。其实在潜行狙击这部2011年拍的港片,在描写大陆时依然用大标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来显示。所以翻头来看1990年我也不觉得惊奇了。
     斗歌,敬酒这些似乎被人说了很多我也没什么感想了。
反而对似乎无人留意的缝隙有感觉。我觉得这才是这个电影区别香港闹剧烂剧之处。
首先对大姐的刻画是有真实性的,而且也不是完全否定,对于她的正面和香港缺乏的点也是给以赞扬的。
    关于“大姐”,“爱人” “同志”这些称呼是最明显的区别于香港的“女士,小姐”“老婆,老公”这些点。被着重强调。称呼不仅仅是称呼而是意识形态的代名词。作为八零后后期小孩 ,在九零时确实根本没人叫老公老婆 ,多以爱人或丈夫之类的。然而时过境迁,代表大陆意识形态的称呼全面消退再无人用了。而通过港台大众文化的输入,他们在这方面全面胜利了。
    在写表姐 的形象时,比较光辉的面是她的英勇,果敢,枪法准,业务能力强。缺点被塑造为蛮干,所谓没有“人权”,古板,没情趣,端架子。。这些形象并不代表个人而是香港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投射在一人身上。
     还有几句话“老是向人民交待岂不是很累?”“习惯了就好了”。。放在1990年还真有可批判性。至于现在嘛。谁还会买一个空调还要想着为人民交待呢。有谁想着呢。
      不过表姐反驳处也非常尖锐,梁家辉说以前三天干完的有电脑半天就干完了,表姐说,那剩下两天半干什么。。。。呵呵哒。
     然而在姐光辉面的描述,还挺令人感动于香港人的认知的。
 最令我惊讶叹服的,是在追踪逃犯线索时,在一个汇集了大陆人的村子时。香港警方只会派人守住出入口守株待兔。而表姐却主动出击,通过不同的方言对话和对外乡人心里的准确捕捉,迅速和村民打成一片。取得了良好效果,马上套出了逃犯平时出入的地方。令香港警方叹为观止。
    而这一点的高明之处是在于一是这个工作方法高效有用,而且属于我方独有。香港的那套资本主义压根没这方面的训练。这个工作方法叫作深入群众!这真不是盖的,从我D最开始就是发动群众起家的,在这方面很有一套。香港那套港英思维看不上。可是这恰恰是最有用的,最高效的,最低成本 的。在这一点上编剧通过细节描述展示了所谓精英思维看不上的老土冒有多厉害。这正是编者对大陆有足够深刻的了解才写的出来的。很拜服。
     片中表姐反复强调,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说实话,过了又快三十年,科技更加进步到天上。我愈发觉得这句话,很对呢。

 6 ) 好玩的一B

什么一国两制
什么台湾,香港
什么公安,皇家警察
什么专制,人身自由
什么一条大河波浪宽,啥子啥子梅花开
什么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通通都搞笑的一B,这部电影,我可以说,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搞的香港电影。而且搞的不矫情,很有深度哦。

 短评

郑裕玲的表演太精彩了,喜剧角色需要天才的表演,生演是做不到的。表姐这个角色绝对是华语女性喜剧电影角色前三名,感觉是借鉴了斯琴高娃的《似水流年》。

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原本以为是香港黑大陆的,看完以后才发现三观无比正……郑裕玲演的好拼,梁家辉长得实在不好看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让人喜欢……

14分钟前
  • 爱淼
  • 推荐

这算是那个年代香港讽刺大陆主题片子的代表了吧,剧情什么的就不说了,很多三岁小孩都看得出来的大漏洞,关键还是个别讽刺情节的安排还算不错,不仅仅是洗刷大陆,也顺带把香港台湾也洗刷了。

1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还行

在探案的类型层面简直千疮百孔,但有趣的点还是在对意识形态的揶揄。没把表姐往憨傻的方向塑造,而有种可爱从刻板印象中破壳而出,郑裕玲的气质和演技太拉好感!不少段落单拿出来都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起到预言效果,不禁感慨于当时港地创作环境之自由,以及张坚庭对政治光谱的敏感。在无限自嘲中消解九七焦虑,诉诸两岸三地携手共进的大团圆结局,实在是美好愿景,三十年后今非昔比。到最后脉脉含情的一封信,其中情愫堪比罗大佑《爱人同志》。

17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久闻大名的老片,以前我还是以取笑大陆的名头听到这个片名的,不曾想时至今日主从贫富倒了个个。满感慨的,片子拍得确实也好,把走出文革不久的大陆颟顸之态艺术化,绘形绘色,功力不低啊。且实质也不算居高临下的取笑,只是打趣,几方面立场不同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最后大家互相融合,蛮温馨。

19分钟前
  • 小重山
  • 推荐

哈哈哈哈郑裕玲我就只记得这个系列了,恶搞大陆又不觉得突兀。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012/09 开始以为是会特异功能的大陆妹来香港的故事 原来是中港台三地政治讽刺轻喜剧 不是和我的胃口

25分钟前
  • 外星纪-南庄座.
  • 还行

那个年代香港讽刺大陆的代表作,表演风格以及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都呈现得夸张而刻意,但又很有喜剧效果,这也是政治讽刺作品的魅力。让香港警察、大陆公安、台湾国民党共处一室摩擦不断,最后却通力协作合力奸匪,也算是大方向上很有觉悟了。“别整日你台湾、他大陆、我香港……我们全都是中国人”。斗歌、斗制服、斗酒都是比较经典的段落。尤其是一言不合半夜斗歌,《三民主义歌》、《义勇军进行曲》、《梅花》、《蓝天白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终在《一无所有》上找到共鸣,“终于唱我们国内的作品了”“你听听歌词吧”。“偏右是天生的,偏左战斗力强”。“老头子脾气很差的,子弟兵开过来的话,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完了”不足之处是港式拼贴也随处可见,粗制滥造的警匪戏、时灵时不灵的特异功能、警长抢功升职等。郑裕玲十分突出

26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国共对歌一无所有,国军老兵营救最高,大陆表亲乱入九十年代香港风情画,当时梁家辉代表的香港人民还希望能做中间人调和左右,We are all Chinese,不容易啊……

29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又是录像厅时代的回忆,郑裕玲的气质其实很接近日系,是刚烈和温柔并济的难得好演员。小时看这部片只是觉得好笑和新奇,现在看来却份外苦涩,港人不可能再这样善意地嘲弄,骨子里其实装着一颗中国心了。

31分钟前
  • 兰波
  • 还行

没觉得讽刺大陆,反而那个时候关系好很多,如果有一些可笑也不过是发展经济晚了些年带来的差异,表姐的群众路线、立场坚定好笑吗,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品质。那时候编导拍一部电影内容满满,留下好多精彩桥段。we are chinese,梁家辉的一句话并不突兀,现如今关系反在倒退,希望是物极必反。看看梁警官尚住千尺豪宅,再看如今的劏房,回归这些年底层民众收获了啥,不该反思吗。3.5。

35分钟前
  • wlhui
  • 还行

好笑但又不刻薄,所以说香港人在九七前对大陆的印象绝对比现在要好

39分钟前
  • Damnson
  • 推荐

可以载入HK电影史,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片子了。嘲讽国共和文化冲击非常生动,对法治、性、物质、民国的无知,但没有抹黑表姐,鲁莽但保证完成任务,死板但群众工作强,党性高但人权学得溜,真·社会主义优越性。能这么谈笑风生的干部起码要副厅以上。口红巴士赏景和电梯暧昧是非常精彩的细节。

40分钟前
  • Tangent
  • 力荐

谁说香港人没政治敏感?这部电影的讽刺和隐喻太到位了啊!视角和看法都很持平独道。这是我看过最棒的中港合作,可惜这样的好片现在香港已经没有了,希望中的中港合作也从来没出现过

45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推荐

可以说是对刘别谦和比利怀尔德学习致敬的很好的作品了,意识形态的讽刺也体现的足够,谁也没有想到国共第三次合作会是在这部电影里。

48分钟前
  • 深邃
  • 还行

蓝光重刷。这种南北对对碰的题材,还是中国做的最早,应该在韩朝、印巴同类电影之前了,也不知是否对它们有启发。郑裕玲的角色,设置的还是很可爱的,属于专业技术过硬,在精神属性加成下不管自己行不行都勇于挑战的大女人形象(不知《百变星君》里梁咏琪的造型是否受这里郑裕玲影响),同时港方(含梁家辉)对她采取包容态度,一来二去让电影主线有了爱情片的对手戏趣味。开场就用了二世祖的吐痰梗,和梁家辉的国民党老爸也有唱歌、拼酒的连番对决,双方都认同的歌竟然是《一无所有》,当然最后还是着落在国共港联手捣毁贩毒集团的一家亲诉求上了。全片最大纰漏还是张坚庭的角色,这个超能角色还是响应彼时气功热的港片潮流,但张坚庭既没什么异能对剧情也无帮助,嵌在里面不知所谓。郑裕玲好演员,国语唱红歌,方言话家常

5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记得以前标记过,录像厅时代看过的片子,现在高清修复重温,笑点还是在,带着调侃、揶揄的有色眼镜,把两岸三地的关系撸了一遍,本质上还是喜剧,里面很多台词完美的预言了今天的景观,那是1990年,编剧们把自己的担忧写成了台词,30年后……

5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公安大姐头初次闯香港,三地警民合唱剿匪戏,90年代初融冰中也有暗锋相见,幽闭恐惧症的隐喻用得巧。土吐共和资本主义的槽犀利有法,欢乐怒唱加开打,摩擦下仲有真情愫耶。8过这等情形只能港女演,大陆气息略欠呢,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mecca
  • 还行

香港糟尽内地的代表作,不过还真是好笑啊,尤其是对歌那段,虽然对内地的描写有些夸张,但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有些暗喻也很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从头笑到尾,边看边叹气。。。不过。。郑裕玲唱国歌等红色歌曲唱得真好~

1小时前
  • 🔥🫧🥯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