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王

剧情片中国大陆1993

主演:海顿,何瑜,温玉娟,高放,王玉璋,常晓阳,刘龙

导演:姚守岗

 剧照

犬王 剧照 NO.1犬王 剧照 NO.2犬王 剧照 NO.3犬王 剧照 NO.4犬王 剧照 NO.5犬王 剧照 NO.6犬王 剧照 NO.13犬王 剧照 NO.14犬王 剧照 NO.15犬王 剧照 NO.16犬王 剧照 NO.17犬王 剧照 NO.18犬王 剧照 NO.19犬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5 16:52

详细剧情

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协力以军犬为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地下党员关汉良为寻访良犬乔装来到武平山中村落。关与日军官八木皆发现二林的狗海龙是罕见的优秀狼犬。海龙为救主人不幸身亡,其幼犬大龙和小龙加入了关的军犬突击队。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它们成为了军犬队的头犬。八木率军疯狂进攻游击队及附近的村庄,大龙赶回军犬训练基地后牺牲,小龙将八木引至海龙的墓前,以自己的方式报了仇。

 长篇影评

 1 ) 关于我花钱看了快一小时MV这件事(正经吐槽)

一句话总结: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一样,没有故事和人物当骨架,衣服再美也撑不起来。

以下吐槽都是基于笔者看重叙事的视角出发的(并且全都是剧透,并且我就在日本上映时在电影院没字幕的情况下看了一遍太细节的地方请放过)。

因为有两个主人公我以为一个唱歌一个弹琴呢,不你猜怎么着他们都唱歌。琵琶法师友鱼像弹吉他一样唱,犬王像表演家一样唱。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两个人物的功能相同后反而让人混乱。

因为我还是重视故事逻辑的,所以友鱼在遇到犬王之前也没展露出一点叛逆气质,遇到犬王后却突然像被现代吉他手附身了一样开始弹吉他高歌猛进让我觉得不明所以。

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故事终究会被历史淹没所以开始办演唱会的经过、他们的叛逆理由也并不能让人共鸣(因为之前并没有因为遭遇打压排挤而失落的描写,犬王就是被排挤了但他自己自得其乐,友鱼也入了权威的师门没有展现出什么烦恼。

增进友谊的细节(比如受到一方的启发或鼓动突破自己)也没有,除了开始的相遇和山谷边(?)的对谈,他们俩到底为什么成为挚友了?如果是同为会被历史淹没的边缘人物的共鸣,对两者联系的描写(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也不太够。毕竟除了知名人物所有小老百姓,不止琵琶法师和残疾人,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也不会有人平白对此不满。

影片很大一部分都是MV,因为歌曲表演基本没起到增进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还一堆没有太大内在意义的超近距离特写。而且还不是一首曲子一段情节,是连着半小时几乎都在演唱会,看了让人疲劳并且一直想“怎么还没唱完”。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里每首歌都是有具体功能的,比如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推动剧情,这部电影里就很少。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唱的都是平家的故事,歌曲本身对于丰满他们自己没起到太大作用。如果要强调叛逆,就把叛逆的理由再深入刻画一下。如果强调友谊,就增加一些友谊的细节。结果这些都没有,观众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看歌曲表演,那表演就成了冗长且在古代背景下突兀的现代MV。就算是歌舞剧,谁年轻时不被《歌舞青春》感动了,歌舞剧跟叙事不冲突,只看会不会拿捏。

叙事、人物功能、情节功能,以上就是笔者看完之后最不满的几个点了,虽然关于表现每个人喜好不同,但是在故事撑不起来的情况下,张狂的表现力就显得多余且不合时宜。

 2 ) 室町时代的“rock n roll”

mj和queen的粉丝很幸福。一直有层出不穷的致敬方式。汤浅这样的致敬才是致敬的最高形式。波米这种不痛不痒的传记,一点也不酷。

说隔壁新海诚恋足,然而这部里汤浅可是比他还厉害🌚。毕竟人物全程基本光脚,某种阴郁惨白瘦弱爱好者的福音🌝。

不同的是,新海诚适合男高及以下人群观看,汤浅政明适合有童心的大人。🐶

从《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到《别对映像研出手》。不断被汤浅的想象力惊艳。甚至不敢多看,看了就会发一些癫,我怎么不学动画?向来有这样三分钟热度的疯病。

裈,花魁的厚底木屐,有着电吉他音色的曲项琵琶,雌雄莫辨的少年,镜头充满了男色诱惑。

《腕冢》一曲,犬王致敬了mj,点足尖,滑跪,在声音里加入mj标志性的“ao~”

而友有骚气的台风,酷似prince

跟没穿没什么区别

说到这段舞蹈,不知各位有没有想起曾经的神曲《极乐净土》🌝

蝴蝶步?

接下来的曲子《鲸》,我认为甚至超越原曲了《we will rock you》。

它吸收摇滚的养分,转化成一种新的民族的东西。像是坂本龙一做的东西。

两位少年坐在樱花树下,畅谈音乐,畅饮美酒。汤浅对友情的刻画的恰到好处。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虽是高山流水,却性格迥异,导致最后不同的结局。

还以为犬王要接过来喝一口(腐女想多了)

两位美女留步

《龙中将》致敬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牙叔爱的芭蕾,以吊威亚水上起舞的形式呈现出来。我想在天堂的他,肯定也会很欣慰。

在人生这个大主题上,友有的选择也给无数焦虑的东亚少男少女提供了参考。本来爹的冤魂一直飘荡在耳边,要他复仇。但有友却并没有听从父亲的指挥。而父亲最后也放下了。

汤浅在鼓励迷茫的年轻人,真正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外界的声音就是不重要的。有幸遇到一个知音,就好好珍惜。往往斗转星移间就得面对不同的命运。

人固有一死,不如我们600年后再见。一起像初次见面时一样,你在桥上弹琴,我在星河下起舞。

 3 ) 雨水、樱花、那一剑,六百年后相遇再舞一曲吧

上午看到《深焦》的一篇推送,说《犬王》是汤浅政明近几年最好的作品,说汤浅政明是和宫崎骏齐名的日本动画大师,就买了下午的票去看了。 看了才知道,原来是这种我很少看到的古典画风,非常的日式古典,或者说像浮世绘画风吧,很舒服。 在电影的一开始,情节的进行中,一直有不明生物在旁边大喊,还作出似乎是怨怒的表情,一开始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是冤死的鬼魂在犬王和友鱼身边环绕,迟迟不肯散去,因为他们只有被人记得才会愿意离开去往天堂,这让人想到《寻梦环游记》的主题,“只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自己了,那才是真的死了”。 关于孤独,关于友情。一个长着张怪脸只能以面具示人和一根怪异的长手臂,热爱跳舞却被身为首领的父亲禁止训练禁止公开上舞台,还被诅咒要他死,爱好是沿街狂奔用怪脸吓唬别人;一个是失去父亲的孤苦无依的瞎子,但是弹得一手好琵琶。这无疑是天生的最佳组合。当他们在路上相遇,犬王摘下面具想吓唬友鱼,友鱼却说你摘下面具了吗,因为他是瞎子所以看不到不会被吓到,犬王愣住了。当他们见识了彼此出神入化的琵琶技艺和舞蹈之后,真的成为了最佳组合。当两人的表演在将军面前大获成功后,犬王成为了将军身边的红人,却被告知不可以再和弹奏正本没有的平家故事的友鱼来往,否则友鱼就会被杀死,犬王毕恭毕敬地磕头大笑,好的划清界限。所以当六百年后,他们再相遇在霓虹灯照耀的现代街头,他们是怎样一种心情啊?年少相识,彼此懂得,所有的语言都化作手中翻飞的琴弦和脚下热情的舞步,六百年啊,终于找到你了。 关于仇恨,关于报偿。首领为了得到想要的音乐将犬王献给了魔鬼,这也就是犬王身体怪异的原因,却无法阻挡犬王的才华横溢,向魔鬼请求杀死犬王,魔鬼当然无法容许背叛自己的人,将首领杀死,而原本预计会在演出结束时亮出可怕面容而遭祸的犬王却在摘下面具的那一刻,还原成了完全正常的面容,这是仇恨和反噬和报偿的因果相交。 关于存在,关于自我。从坛之浦的海边少年友鱼,到琵琶师傅身边的小徒弟友一,再到创立友有座的友有,他经历了不甘、挣扎和重新建立自我。他说“友有”是“有我”的有,就像那些不愿离开的鬼魂他们希望还能有人记得他们,存在的尊严。他做到了。每个人都会大致有这样的三个名字吧,携带者出生长大气息的少年,到学业事业中的社会人,到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谁的自我。 六百年前一滴清凉的雨水,在音乐声和舞步中落下的樱花花瓣,师兄挡下的那一剑,所有的所有,在六百年后的相遇中成为了一丝了然的笑。那就,再舞一曲吧。

 4 ) 既然一切如烟,还图什么?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在电影院开演唱会,光是这几个月,日本动画电影就实现了三回。从《雀斑公主》《航海王:红发歌姬》,再到新近公映的《平家物语:犬王》,都有把影厅变迪厅的炸场意思。
当中音乐及其主体的感染力,戏里戏外都与实际力量紧密对应,其演出都有大于唱与听的诉求。而三部方向、调性、品质各不相同的电影之间,暗中又有勾连,最终衬出《犬王》的高妙。
《雀斑公主》蛰伏在网红歌手现象下的,是动辄覆舟的盲从惯性,甚或酸民本色。雀斑之于公主,是对绝对姣好标准的伦常挑战,而内滕铃袒露普通人本相的表演,是在做好应对公开行刑准备的同时,赌博式地救人、救己,侧面逆转乱喷、网暴等等堪称现代痼疾的病态行为。
《航海王:红发歌姬》反其道而行之地通过完美世界的构建,捅破完美世界的虚妄。同样作为世界级网络红人的歌姬乌塔,基于创伤性记忆和理解,以表面恩慈,残忍释放举世无双的疯狂,进而在外界几乎无从严苛指摘的疼惜里,电影完成对道德善恶的清奇审视。
《航海王:红发歌姬》
最晚登场的《犬王》是这种叙述的进阶。
身份上,主角犬王与友鱼,本也都是普通到堪称边缘的人物,初始状态接近一无所有。
他们超越处于日本猿乐/能乐垄断地位的老牌比叡座,成为民众心头的新宠乐手,不只是民间喜好的逆变,而且是影响力的转移(内滕铃和乌塔的蹿红同样如此),这对本来依顺固有喜好度日的群体而言,无形中爆发出具有颠覆性的叛逆。
颠覆的是对乐韵的审美,也是对悠长传统、对官方指定、对唯一条律的坚守乃至盲信,于是在这个过程中,绽放出大众拥有比较、选择之后的启蒙。
归根到底,犬王与友鱼登上艺术高位后所掌握的,是改变自我、改变结构、改变当下乃至未来的力量。
因此他们与内滕铃、乌塔在人气达至顶点后,也赌上一切,逼近初衷。在这时候,音乐会上自我的袒露,化成越脆弱反而越强大的情感武器,无论是否在字面意思上。
内滕铃在与自卑角力的鏖战过后,挣脱外在评判的束缚,从被影响到影响,借救一人救自己,也救很难吃一堑长一智的大众。乌塔正好相反,她爱苍生,但不相信苍生的抉择与宿命,所以独断地以杀苍生来救苍生,或者反之也成立。
《犬王》的严肃性,突出体现为跳出了许多同类模式动画的理想化、童话化与简单化。
内滕铃因为自觉相貌平平而信心不足,自觉与外界保持距离,是颇为常见的日本少女形象,关乎日常人事置放于现实、网络双重语境下的比对深思。
《雀斑公主》
放眼六百年前日本的《犬王》则是以古喻今,以虚构刻画现实,以非常态蚀刻常态。犬王天生丑陋,十足怪胎,但在介入人间时酷爱摘下面具恐吓他人,获取快意,以此压制、稀释自怜自艾,他的形象、做派不只是连接日本的妖怪传统,而且是在放大社会对于畸变的塑造,以及畸变对于社会的冲击。
导演汤浅政明对于非常态、非人化的角色素来青眼有加,表面是与大众、与所谓文明社会拉开距离,实际上他们反而更是活人的象征。
形形色色的故事里,那些尽在意料之中的芸芸众生,就跟我们实际的生活体验一样,是几乎无差异化的集体表现,是「苍生」这个巨大概念最简单也最精准的集聚。
人骨子里的设防、偏颇与傲慢,本质上要把不熟悉也不愿理解的人视为怪物,犬王与其他「怪物」,只是戏剧性地扩散了这种感知,将他们归之于更有隐喻性的苍生,也并不为过。
在这种掺杂悲哀甚至悲观的表达里,犬王的自处、自傲与自救,更关乎人在心理舒适圈外的求存,也逼人正视,越缩越窄的世界里,究竟自己需要多少空间,又有多少空间。
与此同时,犬王作为苍生的投影,是苦难的,不堪入目的,但是也会随着外界善意而净化、美化。
这一角色,固然可以说是要为市场顾虑、要为观众「负责」、要对评价反馈的汤浅政明的某个化身,但也自然是被外在环境左右、被历史经验与人心舆论冲击的鲜活个体。
这么一个形象,始终带着原始但终极的拷问,即他因何而成,又何以至此。与犬王算得上一体两面的至交友鱼,小时候因为帝王派人前来渔村寻找神器,父亲被捞出的神剑夺走性命,自己则被夺走视力,自此潦倒半生,他也始终在探寻,自己颠沛、潦倒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
二人的天问在本质上是归拢的。如果说乌塔在巨大悲剧后,止步于对同是天涯沦落人意志褫夺后的麻痹喜庆,而没有冲击酿造悲剧的人性之恶,那么犬王和友鱼则是更敏锐,也必然更悲壮地直面以彼时帝王为首且通达下方、延绵千秋的贪婪、冷漠和残暴。
那是他们悲剧的根源,也是众生悲剧的根源,几乎无从拔除。他们的音乐显然不只是自身的控诉,犬王收集当年平家兵士亡魂的故事,注入词曲叙述中,引致万民疯魔,可谓演唱对血泪史的双重激活。
他们关注自我,又因为自身极为突出的民众代表性,以及与观众经验的密切牵连,跨越了个体与苍生、虚构与现实、历史与当下的鸿沟。
电影的情绪随着平家物语的倾情叙述水涨船高,开蒙过后的民众,理应冲击王权所代表的人性丑恶,让电影直抵高潮。
但即便是一出形如臆想的大戏,也在关键时刻树起历史循环往复的现实,即从个人到家族到王朝到历史,只会是一场真相逐渐被片掉的凌迟。
几乎是毫无办法的,我们只能又一次目见当权者铲除不同声音。他们二人组建的友有座成员被杀,曲目被禁,两位举世知音也分道扬镳,友鱼拒绝吞声,拒绝匿名,死于屠刀之下,而犬王遭到软禁,以为放弃音乐,就能换来挚友生机,结果只能徒增兴叹。
更可悲的是,犬王之所以天生异形,是因为父亲拿他的相貌与健康换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而这次遭遇伏击,也是父亲有意拿他的丑态煽风点火。人伦上的崩坏,更道破钱权对人性的腐蚀。
而最可悲的是,电影里有一种历史汹涌回环过后的强烈虚无。在史书过分干净、单一的记录中,到底我们现在迷恋的「现代性」或「潮流」「时尚」,是否早在默认的远古,业已出现。
我们已经见识了友有座的演出与观众的互动,有电吉他,有街舞,有潮服,有装置艺术,有蹦迪的肆意和群体共振,甚至有导演邀约摇摆的呼声。对当下的模拟与融合,投放到六个世纪前的背景里,却又在痕迹被抹得一干二净时,叫人产生摇晃的失真感。
不禁会想,犬王从畸形怪物变成翩翩公子,图一个什么?人类从古进化到今,图一个什么?甚或就是各种作品反复针砭片中那些利欲熏心的恶人,见利忘义的小人,又图一个什么?
当然可以说社会有在螺旋上升地发展,可以说创作者依然在自由表达中对自由进行捍卫,但从忽而降临的悲剧,或者这类历史题材难免的悲剧来看,日本人中世开始格外凸显的「无常」观,体现得相当淋漓,世间皆苦,犬王他们的执念,与那些失败赴死的将士幽魂一样,承载着佛教照入世间的「四苦八苦」。
从对这些人的恻隐与共情,到对自我的哀怜,有对好景不长、失之交臂等等愁绪的慈悲和宽容。
到最后,今生今世的都市里,桥梁上依然有识于微时的友鱼和犬王,琵琶琴师奏乐,犬王应节起舞,那一刻,盲者畅达地看到了世界,怪物自由地褪去外壳。
穷极物哀之美的收尾,是在极尽浮华视听享用的几场演出后,以返璞归真的至简大道,把腕断、鲸落、龙飞的意象进行收束,延绵日本传统文化对于「边缘与中心」「飘泊与荣耀」等递进关系的情感寄寓。
悲依然是悲的,但这悲中也自有昂然节气,因为背靠着音乐,或者说艺术这一不朽的载体,正如坂本龙一在社媒留下的那句,「艺术千秋,人生朝露」。
这是暂且退场的导演的艺术宣言,无论经过几度摇摆,本相不改,人心终究得以浮现。也是佛理立于乱世洪荒中不必经世致用,但却是永恒宽慰的象征。

 5 ) “不浑浊地、充满力量地生活”,汤浅政明监督和avu酱谈《犬王》所传授的

原题: 「濁らずにエネルギッシュに生きる」湯浅政明監督&アヴちゃんが告白、『犬王』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

//moviewalker.jp/news/article/1085933/

【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起用avu酱做犬王声优的理由是什么呢?

汤浅:当时没能完全定下来犬王和友鱼的人物特点,请什么类型的人来配音才好也一直确定不下来。和担任角色原案的松本大洋先生来回交换意见,正迷茫于如何创作犬王和友鱼的时候,浮现出了“犬王和友鱼分别让avu酱和森山未来出演吧”【的想法】。两人都是精力充沛型的表演家,我当时考虑着,与其绞尽脑汁思考角色的方向性,不如先让avu酱和森山先生加入,随之把犬王和友鱼这两个角色确定下来。

-也就是说,本片的犬王和友鱼是有了avu酱和森山先生的存在才诞生的角色。

汤浅:是这样的。犬王和友鱼身上有着“年轻气盛,精力十足地活着”这样的要素,同时“作为表演者的话语和生存姿态”对我来说也是必要的。avu酱和森山先生是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后来越来越觉得他们两人和犬王友鱼非常像。正是有了他们两人注入的真实感和存在感,作品才进一步提升了。

avu酱:哇,开心!

- avu酱是怎么接受犬王这份工作的呢?

avu酱:以前在汤浅监督的《恶魔人:哭泣之子》这部作品中,担任过魔王泽农这个角色的配音。被拜托说“请发出临死前的惨叫”,然后就“呀啊——!”地大叫了一声,这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配音的经验。发出了让人几乎觉得“嗓子好真是太好了”一般的叫喊声(笑)。《恶魔人》是我3岁左右第一次接触的作品,称得上是我记忆深处的原初体验,我非常喜欢。也是因为有这种因素,《恶魔人:哭泣之子》可以说是我引以为豪的作品。它成为了这次的契机,一开始说让我做双主演之一的时候我真是吓了一跳。日本国内顶尖级别的阵容做出的作品,让我来主演!

-确实,这会让人很惊讶呢。

avu酱:我向来不自觉地离经叛道一般地生活,如果到了现场努力融入,结果却放不开手脚去做了可怎么办,到时候还能做好自己吗……当时有着这些不安的想法。不过听说了本片中饰演我的伙伴的居然是森山未来氏!我和未来氏是老乡,关系也很好,这是自从《桃花期》以来,时隔10年的共演。听说未来氏说了“如果avu酱出演的话,我也一定要答应”,我特别开心,之前的不安也一下子都打消了。马上去书店买来古川日出男先生的原作读了起来,逐渐感觉自己放开去做应该可以演好犬王这个角色。

-从avu酱扮演的犬王身上,能感受到满溢而出的跃动感。配音现场是什么感觉呢?

汤浅:avu酱在《恶魔人:哭泣之子》里面稍微出演了一下,而这次她是主演台词量也比较多。她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当时我多少有些担心,但是到了现场一看,她本人是一副气势十足的样子(笑)。我一下就明白她能做得来了,也安心了。而且到了唱歌的部分,可以说是大显身手吧。发挥出了超出期待的力量,不断地往前推进。也总感到,这个人果然不能被条条框框约束住。让他们放开去做,就会充满生命力。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我期待的效果是能实现的。

-请讲讲avu酱具有压倒性表现力的场景吧。

汤浅:avu酱的音域很广,能瞬间切换角色的年龄。音响监督木村絵理子女士拜托她“用这种感觉试试”,她一下就能切换过去。最初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犬王小时候的声音。能发出这么有精神的儿童声线真让人吃惊。

avu酱:我想着开篇的犬王是不是很有童稚感呢,就想着是(用高亢活泼的声线)“我是犬王哦!都让开——!”这种感觉。但是绘理子女士跟我交流的过程中,提到考虑和未来氏扮演的友鱼之间的平衡,要注意稍微不同一些。需要稍微变声期一点的感觉。因为有绘理子女士在旁边指导,配音工作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听了刚才的台词演示,avu酱真的是瞬间就能从低音切换到高音呀。

avu酱:我自己没有想切换的想法。我觉得人会通过断定“自己就是这样”,从而维持自我。人们往往比起“能做的事”,更倾向于去看“做不到的事”,比起“要做的事”,更倾向于选择“做不了的事”。我身上的这种束缚机制大概是坏了(笑)。它就保持坏了的样子,让我走到了今天。总有人喜欢说“我啊,就是这种人”,但我不是很明白我自己(笑)。我知道的就是,自己是个很有生命力的人。

-正如您说的那样,如果觉得“自己也就到此为止了”从而放弃,判断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可能也只能在那有限的范围里生活了。avu酱的这种生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avu酱:我呀,我一直觉得是很坦诚的,就做好的事情。人是拿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生活的,有人把颜料全部混合后,它们就变浑浊、变成黑紫色了。但是把它们作为光收集起来的话,我觉得又会变成纯白色【译注:挠头,不是很好理解这句话,我的理解是,avu酱的意思是不是说,每个人持有的那些色彩并不是要被混合成一团的,而是要作为光源好好地珍惜利用】。我是想着“绝对不要浑浊”而活的,这点和犬王也一样。在出淤泥而不染的充满活力地生存的犬王身上,我特别能感受到共鸣。

汤浅:像这样听avu酱讲述,我真的感到选角太合适了。“绝不浑浊”也是本片的主题之一。就像刚才avu酱说的,人生在世,自己来做决定的事情很多,被别人决定的事也有。犬王是完全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的人。因此他能不断向前进。我觉得犬王和友鱼就是在这一面上产生了共鸣,从而解放了自我的2个人。

-汤浅监督的作品总是有着惊人的创意和想象力。感觉在超越极限这一点上,汤浅监督和犬王也是共通的。

汤浅:但是我也有精神上腐朽的时候呢(苦笑)。

avu酱:我看到监督失落的样子了!很让人担心!

汤浅:让你感到担心了(笑)。那种时候触碰到犬王,不知道怎么就感觉特别好。是说憧憬呢,还是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呢,会想要成为犬王一样的人。事后想想负面情绪大抵都没什么用,不如像犬王那样勇往直前。

avu酱:我觉得把悲观也收入囊中,将它冲破后看到的那份乐观更加强大。我非常喜欢汤浅监督的作品。集合那么多的人只为创作出一部作品,我觉得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最近从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那里受到了很多热切的感想,就觉得汤浅监督果然很厉害呀!

-把动画和歌舞融合在一起,是汤浅监督作品的一大魅力。本片是以室町时代被舞台的歌舞动画,最终的成片活力十足。对监督您来说里面有什么新的挑战吗?

汤浅:音乐的创作方面非常特殊。其实我觉得先创作音乐,再配合着创作出故事和画面是最好的,但这部电影的印象很难具体用语言来传达。负责音乐的大友良英先生也说“没有画面不太明白啊”,而我这边也是“没有音乐就画不出来啊”的状态(苦笑)。没有曲要怎么制作电影?可不突破这个障碍就没办法继续往前走了,想象着乐曲的样子“这里应该这么唱,那里应该那么弹”,这样做出了画面,大友先生再从这里开始作曲。avu酱和森山先生献唱后,再配合着修改画面,做法非常复杂,但感觉很好。不断试错,像做加法一样变得越来越热闹,画面和乐曲都呈现出来了。

-犬王用前所未闻的舞台表演让人们心醉神迷。avu酱作为表演者,有从犬王那里得到什么力量吗?

avu酱:得到了很多。和未来氏一起给角色带来了强烈的生命力,这一点很开心,能让我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也很开心。对我来说和犬王的相遇应当称得上是如命运一般具有冲击性,也让我觉得自己也想变成这样。作为憧憬着犬王的人,会考虑“那我今后要怎么做呢?”,果然必须要攻克这个问题。我还停留在抉择舍弃什么不舍弃什么的状态,所以还不想结束和犬王一起的旅程。接下来还有很多想从他那里获得的答案。

汤浅:我从心情上是感觉回到了初心。当然不是要抛弃一直以来积累的东西,这次从avu酱和其他参与了本片的人那里获得了很多感想和力量,也学到了很多。再一次体会到了,感受着大家的力量而创作作品是很重要的。

【访谈刊载时间22.5.27】

 6 ) 总觉得差一点就很汤浅的《犬王》

马了好久一直没看的汤浅桑的《犬王》 终于看了。怎么说呢……没有高于预期。在动画片里看摇滚live,或者说是在《平家物语》看Queen的演出。

也许是当年那些《春宵苦短》、《新恶魔人》、《乒乓》,哪怕是《Adventure Time》里他监制的那一集对我冲击力太大了,《犬王》相较于这些有点平淡。前三分之一介绍犬王和友鱼,中间两首曲子演出到还挺high的,最后升华 讲平家怎样怎样朝廷怎样怎样……没有《平家物语》那么深刻吧 所以电影整个就是低高低的感觉 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 总觉得没那么 那么汤浅

但中间两首歌演出真的太牛了 只能说汤浅太会搞了 用琵琶搞摇滚 加上犬王的声音 还有舞台演出 《腕塚》里一根根绳子连着无数稻草扎的手腕在空中拍掌那个 还有《鲸》里鲸鱼在幕布上游的时候的浪花搭配犬王手里的火棍 啧啧啧 太绝了

说起犬王 アヴちゃん的声音 我一个滑跪的动作。Avu唱歌就不说了 很顶 而配犬王从小时候很皮的那种小男孩声音到进宫后隐忍的男性声音 谁听了不想生猴子(大误) 森山未来给Avu合声也让电影中间那段非常饱满

but 整部电影印象深刻的也就中间那段演出,开头结尾说实话 还不如《平家物语》 画面不够绚丽 也没那么奇幻 (不管是友鱼半瞎后看到的 还是一笔带过的打仗画面 跟琵琶看未来的眼睛看到的画面 以及平家源家打仗画面差不少)也许汤浅更想叙事吧 但一个半小时叙事肯定不如十几集动画讲的明白 什么都是一笔带过又不深刻 所以总的来说 差一点就很汤浅

 短评

诡丽而奇绝的能乐起源故事,喜欢这个妖气冲天的汤浅政明,京都河畔的华丽摇滚见证了一段樱雪般的友谊。权力对创意的扼杀只会横行一时,六百年后琴弦舞姿如故,该相遇的终会再相遇。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想把说这部电影不好的人豆沙了

10分钟前
  • 只只
  • 力荐

#SGIFF# 又名:摇滚乐队Tomoari&Inu-Oh的1185年京都巡演实录

15分钟前
  • かーと
  • 推荐

前半段睡得香,后半段听演唱会

18分钟前
  • 闪闪
  • 推荐

大友良英+汤浅政明,像是看了一场千年之前京都河畔的摇滚盛宴,不拘一格,脑洞大开。琵琶等于电吉他,太鼓变成架子鼓,喇叭裤,太空步,长发甩头,吊威亚飞天,看得非常开心。如果可以的话,也想有人可以带着电吉他回到唐朝,大唱重金属,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22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 78 Venezia # 有时候会觉得在电影节最大的收获就是突破自己的观影边界,增加新的认知,比如当看了汤浅老师的新作就会因为没有看过他的前作而羞愧万分,所以当看到片中的精彩瞬间而雀跃万分时,其他人却因为这或许是他的收山之作而觉得难过,这也是第一次对前作的一一打开产生强烈的期待。PS 这是本届威尼斯唯一二刷的影片,国内很可能会上映

25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推荐

如何对抗“唯一正确的集体记忆”。

29分钟前
  • 柏小莲
  • 推荐

汤浅在科学猴的最后一部作品。《犬王》放弃了前几部作品合家欢的基调、鲜艳的色彩,甚至放弃了部分叙事——是的,叙事:谁被允许讲述故事,要如何讲述故事,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也许几百年前京都河畔发生过一场华丽的摇滚歌会,但这是不允许被记住的。《犬王》是汤浅的“不能,不明白”。

30分钟前
  • 衣锦与夜行
  • 力荐

一直期待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搅动灵魂的段落出现,结果高潮戏真的就只是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独属于动画的张力全然没有显现,激荡人心的情感更无从谈起。整部电影像一个无处安放的寓言,有人一生在暗夜里行走,有人褪下丑陋面具登堂入室,但交汇与转折都混沌不清。故事戛然而止于一次强权的清剿,这倒是和此地的现实不谋而合。

33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犬王露脸那镜谁画的 拖出去砍了

37分钟前
  • 一头巨鲸
  • 还行

其实是浪漫主义包装下一个太悲伤的故事。最悲伤莫过于艺术永远在坚持表达,而表达永远成为被忌惮被抹杀的缘由。所以六百年历史容不下友有,更容不下犬王的故事。

41分钟前
  • 滴溜滴溜转
  • 推荐

如果汤浅真就此退休,以这部《犬王》收山的话,肯定是令人失望的。总的来说,基本拍成了室町时代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野木亚纪子的改编太水,足利义满统一修订《平家物语》的原因都没交代,犬王的三场演出也只剩视听呈现,角色命运跟源平合战缺少应有的互文关联。音乐处理也没那么出彩,远有《混沌武士》,近有《音乐》,都比不过的。

44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太失望了…除了美术不错之外,编剧水爆了,怎么就忽然急转之下变成了音乐节,关键是这些表演音乐真心难听,尤其值得吐槽的是舞蹈,参杂了90年的的MJ的大量动作、杀马特舞、后面竟然直接出场了平衡木表演、还有一段土爆了的现代舞、甚至还加了春晚开场风舞蹈,我惊了,如坐针毡…

48分钟前
  • 二少爷
  • 还行

#BJIFF#看泪目了,原来是一部关于艺术表达对抗“正确记忆”与文化审查的电影啊(这是可以说的吗?),其实单论完成度还不如《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但作为Queen Bee的粉丝有被狠狠感动到,只是可惜没有Avu酱的原创曲目出现。(另,汤浅老师在映前的epk里说后半段几乎是演唱会,属于是说保守了,这片整个就是演唱会呀)

51分钟前
  • 顗礼
  • 推荐

犬王=大江户猫王(Elvis)。就全程icon演唱会,表达的东西很多,叙事也不算太差,可是仍然是拼凑的。结尾倒是圆得挺好。

54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剽窃是与虎谋皮,创作能消除诅咒,名字可改命换运,历史被当权者书写。这哪里只是大型MV呢?我说汤浅政明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59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力荐

將軍說「統一需要秩序的維護」,於是,清洗,殺戮,將真相湮滅,正本上的成為唯一。正劇頭,喜劇身,悲劇尾,由始至終不變的是叛逆,對命運的叛逆,對傳統的叛逆,對權力的叛逆。製作層面無疑是一場盛宴,我從沒想象過動畫可以表現視障,更沒想象過動畫可以將音樂歌唱展現成演唱會現場,想象力與表現力拉滿。#BJIFF2022#

1小时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想象一下哪天中国可以拍磕了药的竹林七贤唱dream pop,呜呼。

1小时前
  • 舒农
  • 推荐

虽然是大型MV,但是能在影院里听到“从此不能再讲正本以外的故事”的悲歌真好

1小时前
  • X
  • 推荐

一个乐队界的真理:主唱死了不紧要,成员被不同理念的公司招徕去才可怕。

1小时前
  • 噗效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