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希特勒

剧情片其他2007

主演:赫尔基·施楚奈德,乌尔里希·穆埃,西尔维斯特·格罗特,AdrianaAltaras,施特凡·库尔特,乌尔里希·诺登,LambertHamel,UdoKroschwald,托尔斯滕·米凯利斯,AxelWerner,维克托·谢弗,拉尔斯·鲁道夫,沃尔夫冈·贝克,贝恩德·斯特格曼,Adriana Altaras,Lambert Hamel,Ulrich Wohlleben,Paula Knüpling,

导演:丹尼·雷维

播放地址

 剧照

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1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2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3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4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5拜见希特勒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14 04:5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喜剧外衣下的宿命

电影的开头,男主角躺满鲜血的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由衷微笑,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全片被导演搞得很喜剧化,一路笑着结束了,如同男主角般,到最后却不得不承认有股隐隐的痛楚,毕竟历史的真实是以残酷为前提的。对于希特勒,本片似乎更习惯于以一种同情的眼光来看待,从小的家庭暴力、虐待等等,也许“他真的只是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我个人对此的看法是,导演之所以如此处理可能是要把问题归结到一个国家的体制上,而不是希特勒个人。就如教授所言,即使杀了他一个人又能怎么样,后面真正操纵全局的是一帮人。而在电影中的希特勒只是戈培尔等人在舞台前操纵的木偶,以此来实现对全国人心的掌控。
我不知道历史的真相是如何,曾经也有听说过法西斯内部企图叛变的传闻额,而希特勒在他的所谓统治核心内部是否真的如外界所传般那样光鲜,至今也许依旧是一个谜。但不论现实还是电影,也许导演试图要探讨的是个人崇拜的根源,以及在宣传手段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和交易。
当看到希特勒听着犹太安眠曲渐渐入睡的时候,我没有笑出来,也许他真的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孩。


遗憾于男主角的英年早逝,记得《窃听风暴》的最后一幕,相信对于自己的人生,他已无悔。

 2 ) 《拜见希特勒》:悲伤时,我微笑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食指《相信未来》
 
历史的情感
我最喜欢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越老越喜欢,这甚至连累了我开始看原本毫无兴趣的女性广告——只要是张曼玉代言的。看的多了,别的没记住,倒是记住了张曼玉卖白金时的一句广告语:“悲伤时,我微笑。”短短的六个字,却把一种欲说还休、爱恨交织的情感纠结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张女士表达的是私密化的个人情感,但民族、集体的历史情感正是由无数个人情感郁积而成的,所以,当我看完《拜见希特勒》后,脑中蹦出的第一句直观感受竟也是这句话。
其实《拜见希特勒》只是披着一层喜剧的外衣罢了,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我不是指那种笑中带泪、喜后见悲的喜剧模式,而是指一个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从美学意义上讲,《拜见希特勒》跟《哈姆雷特》的悲剧力量毫无二致。或许这可以看作是导演雷维的一个败笔,因为雷导拍摄此片的本意是要模仿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但还是在不经意间还是为我们端上了一顿悲剧大餐。
让希特勒在战败前夕找一个犹太人来学习演说技巧,这件事情本身就交织着痛苦、仇恨、卑微、可笑等多种情感,而犹太戏剧教师格林巴姆对希特勒的情感也是始终变化着的:一开始莫名其妙,后来无所顾忌,再后来巧妙利用,接着无限同情,直到最后的幡然省悟和反戈一击,说实话,通篇下来观众也很难看明白格林巴姆究竟对希特勒是什么看法,也许是题材的敏感让雷维在表达时有颇多顾忌吧,往往还没来得及展现格林巴姆的内心,就得考虑“政治上的正确”,一来二去,整部电影的情绪就有了些分裂。
不过这也许正是历史情感的真实之所在,《拜见希特勒》的上映,实际上已经清晰的折射出德意志民族对待历史的豁达与开解,虽然这是德国人都不愿提及的一段苦痛经历,但客观的历史存在是无法回避的,既然已经可以戏仿、调侃,其实表明这段历史已经不再那么沉重了,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到整个德意志民族在面对黑暗历史时胸中长抒的一口闷气——这是建立在理智、公正的对待历史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德国人还像我们的东方邻国那样把甲级战犯的牌位供起来天天去参拜,估计他们永远不可能有云开雾散的这一天。
 
人性的张扬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重新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希特勒形象。与以往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的那个丧心病狂的战争贩子截然不同,在《拜见希特勒里》,这位纳粹德国元首被塑造成一个童年时遭父亲虐待、尿床、吸毒、孤苦无助、在浴缸里玩玩具战舰的可怜巴巴的家伙。格林巴姆初见希特勒时,这位身形佝偻的独裁者站在窗前背对着他,然后强硬的命令到:“向我致敬!”正当观众以为这又是一位司空见惯的独裁者银幕形象时,片中的希特勒突然又加了一句:“趁我还能接受致敬”。此言一出,这位寂寞无助的独裁者的形象便跃然影上了。希特勒找格林巴姆来虽然是戈培尔的策划,但显然戈培尔是看准了元首的需要的——希特勒需要一个能教育他、开导他,甚至在他犯错误时训斥他的人,也可以说,格林巴姆在《拜见希特勒》中充当了希特勒心理父亲的角色。
格林巴姆见到希特勒时是想刺杀他,但是阴差阳错的没干成,而在心理释放课程中希特勒又讲述了自己童年时不堪回首的经历,这无疑触动了格林巴姆,此时的希特勒在格林巴姆眼里已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战争机器操控者,而只是一个得不到关爱、没有情感依偎的可怜孩子了。这种情感在后来的剧情流动中进一步发展:在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希特勒穿着睡衣爬下了床,跑到格林巴姆和妻子睡着的犹太人小屋里寻求安慰——而格林巴姆夫妇就把这个孤儿般的可怜独裁者收留在了床上,格林巴姆夫人甚至还唱起了摇篮曲——希特勒很快睡着了,而且睡了几年来最畅快的一觉。
是有点如鲠在喉的感觉,但希特勒也是人,不是吗?独裁者的诞生也是人性异化的过程,而且素来以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被一个独裁者所绑架,其实并不能把所有责任全推到独裁者一个人那里去。导演雷维实际上把片中的希特勒塑造成了当时德意志民族的代表——战争失败的阴霾抬头可见,谁也不知道今后的德意志民族会陷入怎样的深渊,而历经过战争浩劫的世界民族又有谁愿意跟德国做朋友呢?此时的德国,正像是一个孤苦无助的孤儿,渴望得到亲人的关爱。
 
时间的荒谬
之所以在开头引用食指的诗句,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阐释本片的历史主题。所谓历史,无非是人们在展望未来时的一个变形倒影罢了。塔科夫斯基说:“人们去看电影的正常理由是去寻求时间”,而历史,正是时间的结晶。时间可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向度了——无论是什么事物,什么心境,在时过境迁后,总能体现出一层异样的色彩——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将这种感觉称之为“荒谬”。
回头看看人生,我们在年轻时做过不少荒谬的勾当;回头看看历史,哪个民族没有走过荒谬的冤枉路?德国人已经醒悟了,他们开始用荒谬的手法来表达对那段逝去时间的叙述。在影片结尾,希特勒的小胡子被一个粗心的女理发师给剃掉了,接下来嗓子又沙哑无声,此时街道上挤满了前来聆听元首演讲的躁动人群,为了将此场景敷衍过去,格林巴姆又被拉来救场,他被安排在元首的脚下,通过一个麦克风来模仿希特勒的声音,而真正的希特勒只对口型、打手势,用一场双簧表演来面对狂热的纳粹追随者。
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扭曲的国家机器对国民畸形性格的形成作用可见一斑。所以在最后,格林巴姆振聋发聩的喊出了“向自己致敬”的豪言壮语。乍一听广场上的人群还有些疑惑,但没过多久便翻腾起了“嗨!我自己!”的声浪。
一个有了独立人格的民族,必将始终沐浴在和平、安详的阳光下。
纵使在最后一刻,格林巴姆头上血流如注,但他依然是微笑的。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面对别人时,过往的重负还是比较容易卸下的,真正的难处,在于面对自己、面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重负时的态度。解剖他人易,洞悉自己难。若在面对历史时,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已经真正成为我们眼中荒谬的陈年旧忆,使得我们能够轻松愉快的调侃德国人已经读懂了,而我们呢?我们的历史也曾有过许许多多不堪回首的苦难篇章,也曾有过独裁者在整个民族的心灵中投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时过境迁,我们也能够像雷维一样在大银幕上戏谑着给昔日的独裁者做一番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吗?
也许,当我们面对本民族那段悲伤、荒谬的历史时能够轻轻微笑的那一刻,才是我们够能真正相信未来的开始吧。

(刊载于《世界电影之窗》08年2月)

 3 ) 胡乱想的。


喜欢看关于战争的片子。虽然每次看完之后心理都很难受。

就好像我喜欢看德国片子,永远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阴沉的气息,让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其实我记得这片子还有一个译名,叫玩转希特勒,我比较喜欢这个。

作为一部讽刺性喜剧,这片子很成功。恶搞了希特勒,把他描述成一个肛门期、口唇期、生殖器等等等等幼年时候都没有发育好的心理有缺失的"病人"。

希特勒绝对不是一个轻易能敞开心扉的人。内心的空缺,任何人都捕捉不到。他像个小丑一样任人摆布,看到这里,我竟然哭了。笑着笑着,就觉得很凄凉。

ps: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瘦小的犹太男人。最后那段演讲,真的很精彩。


我对希特勒,一直是持双重态度的。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其实他不是一个不值得人们可怜的人。其实很多资料里都写过,希特勒小的时候,不是一个强大的人,他受到各种人的欺负,其中也包括犹太民族的孩子。胆小柔弱的希特勒害怕,他没能力真正的保护自己,所以,他选择了仇恨。有朝一日,他具备了反抗的能力,于是就将这仇恨,毫无理性的扩大化。

抛开民族大意和正义之说,其实这个二战中的恶魔,只是一个心理有缺失的可怜孩子。

所以,两年前第一次在电影频道看这片子的介绍的时候,其实我有着比看过之后更多的期待和喜爱。不得不说截取的片花,很容易让人不自觉的形成适合自己的补充。

就好像知觉的好图形原则。嘿嘿。其实很有意思。

我给这片子规划的方向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出现,不是咨询师,不是精神科医生,而只是一个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却也懂得如何人本的看待患者。我希望有这么个人出现,用技巧,用真心,去了解和深入探索这个恶魔,然后让恶魔信任他,接纳他。这时候就会出现多重矛盾。犹太籍的医生的身份和情感的矛盾。心理医生职业道德和正义感的矛盾。希特勒罪恶和可怜的矛盾。

这样才好看。


嘿嘿。是我想多了。



 4 ) 笑着思考

在中国 凡是沾染上“拜见”二字的电影通常都定位为喜剧了 《拜见希特勒》便是以此类敏感的片名吸引了我的眼球 德国人拍电影通常都是富有高度反思精神的 要是动辄刻画这么一个战争魔鬼 必定是理智的嘲讽~~就像骂一个人 不带任何脏字却摆出盛气凌人的姿态 让他痛不欲生 如果不是我神经过敏 这位导演反复的强调奥地利 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想要世界观众把希特勒这个人物从德国的历史中抹去 连众所周知的出生地都丝毫不能马虎大意

片头采用了真实的纪录片 我想那么宏大的纪实场面现存资料中也唯独只有《意志的胜利》了 那是希特勒最风光的时期 充分反应纳粹精神的宣传资料 如此完美的影像让我们在这之后更加无法想象他在私底下是一个尿床 性无能 幼稚并且爱哭的胆小鬼 也许那只是德国人心中的希特勒 给整个民族与国家带去深重罪孽的人物

画面上映出了乌尔利希·穆厄的脸 《窃听风暴》的男主角 可惜的是我今天才有幸看见他伟大的表演 得知他去世之后我心里难以平复很久 他扮演的一名犹太演员 在中国人看来讽刺的是他的名也是阿道夫 在戈培尔策划的一场阴谋中给了他与希特勒同台演出的机会 作为希特勒的表演老师 这位犹太人本身是打算将其杀死 但同时看见他身上不为人知很脆弱的一面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发福并年迈的希特勒倔强的像个孩子 面对身边爱将们的夺权阴谋 却一无所知 让人于心不忍

希特勒似乎对这位犹太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喜爱 这就是人们认为他疯疯癫癫的另一种状态 他闭着眼睛哭着鼻子大叫“爸爸 不要打我” 你能想象 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毁灭只是因为幼年的家庭暴力导致 当然 关于他的隐私 各有各的说法 归纳为一句 就是自私变态~~他对着倾慕的女人却是性无能一个 那些战舰的模型成为了他泡泡浴中的玩具 他逃避现实 失眠 噩梦 你会笑着认为作为一国元首的他其实比奥斯维辛里的任何一个犹太人都不如 在大部分内容上 我们还看见了这位德国导演对希特勒的同情 只是因为他的深重罪孽 需要换这样可以说是卑鄙的手段来体现了 如果希特勒还活着 那么这样的嘲讽只有一个人真正有资格完成 他就是卓别林(《大独裁者》)

希特勒最让人佩服的是出色的口才 在电影中这样的大演讲家因为胡子被刮掉一半在一气之下导致失声 最后不得不让犹太人来代替演讲 这样的安排可以看见导演的情绪 拿希特勒最让人顶礼膜拜的能力来开涮 德国人对他的怨恨在这之前我无从得之 但现在可以说窥见皮毛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到没有记入历史”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存在 希特勒的罪恶虽然无可饶恕 但也许只是那个战争时代的替罪羊 就像片尾的他有点任人鱼肉的可悲 但故事结束我们还是需要揪出一个典型来遗臭万年 他的聪明之处是没有让那些别有用心的爱将门得呈 可最终还是逃离不了正义对他的惩治 逃离不了独裁的破灭

如今 一切已经成为历史 无论是后人的讴歌还是臭骂 他都将是前车之鉴 被载入史册 如果我问你 这样的一场屠杀和洗劫只是因为个人的不幸童年 想必那些在二战中死去的人哭的比你还要惨吧.....

不要沮丧 电影终归是电影 只是导演和你开的一个玩笑 而这个玩笑也只是导演的奇思妙想

PS.片中安排了大量调侃式的黑色幽默 希望你还有力气笑着思考~

 5 ) 真的假的

第一次看德国人自己拍的希特勒,看到是一种矛盾心态。故事一开始就在滑稽的音乐和镜头中自白“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到没有记入历史”,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反疯或搞笑剧,然而片子拍的却非常真实,没一点搞笑的地方,因此到最后让人不禁疑问,这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
片子中的希特勒看上去很人性,甚至很多时候都很可爱,是强者和弱者的统一体。
片中与希特勒对立的犹太演员也叫阿道夫,他对希特勒也是从头矛盾到尾,开始是恨,想杀他到后来想利用希特勒,再到同情希特勒,最后是救了希特勒。
我是中国人,很难揣度德国人对希特勒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心态,但矛盾心态应该是主要的一种。

 6 ) 一个需要爱的孩子

这部片子虽然一再强调他的真实性,但还是很令我怀疑.记起高中时和他抬杠,看谁更了解希特勒,其实当时自己一点都不懂,只是挣个面子罢了,今天有幸看了这部片子,很喜欢.没有以往此类影片的沉重,有的却是对那些纳粹的嘲讽和调侃,全片纳粹们那滑稽的"希特勒万岁"和加上我看来很不协调的笨重的举止,真是好好地把纳粹讽刺了一把,当然连那只狗也没有放过.
而片中的希特勒竟然是一个需要爱的孩子,把他人性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有些难以置信.他除了是一个孩子外,还是个傀儡领导,他是在别人的蒙蔽和欺骗中完成自己的任务,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完全地颠覆了我心目中他不可一世的形象,有些小小的吃惊,但毕竟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至于政治家的那些阴谋和骗局,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很多事情是一个政府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作出的决定,而并不是其他人所认为的某个领导的决定,就像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导致的人间悲剧,可是看来这事情的起因来自他的亲,催化剂和执行者来自那群政客.
喜欢这部片子:)

 短评

果然完全不好笑,而且部分台词相当雷,只是结局还行;打字幕时的彩蛋都比电影有趣多了~

4分钟前
  • RIC
  • 还行

不看结尾采访的观众都误会此片了

9分钟前
  • Apocrypha
  • 还行

被誉为“德国本土首部制作的关于希特勒的喜剧片”,原本是抱着和昨天的《好男不当兵》的看喜剧和闹剧的心态去看的,想不到如此之正剧!不管是不是预期的影响,事实上就是我感受不到这部戏有任何喜剧的色彩,而喜剧所允许具有的逻辑漏洞它却也不少。而可能是我对历史本身不怎了解,所以也不是特

14分钟前
  • mozarter
  • 还行

以喜剧形式出现的悲剧,夸张的表演,讽刺漫画式的人物脸谱,与主人公的沉静相互映照,时不时引人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却是沉默与深邃的悲哀。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喜剧,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悲剧。(希特勒在浴缸里玩的那艘战舰模型是哪艘?)

19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搞笑的黑色幽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20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不是很有趣啊,也不讽刺,只是简单的丑化希特勒达不到什么效果

2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这是一部让人倍感沉重的电影,它并不是喜剧。格林鲍姆教授和希特勒是理想主义两个极端的代表,在功利和自私的现实面前它们只能沦为被操作被利用的替罪羊。当我们问到谁是第三帝国罪恶的罪魁祸首?无数曾经是这台杀人机器的零件的“民众”争抢着将黑锅扣给希特勒,正如日本将责任推给“军国主义”一样,

25分钟前
  • 新西兰孙小社
  • 推荐

这个真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希特勒也是够可怜的

30分钟前
  • vii07
  • 推荐

主角是乌尔里希·穆赫,这片子我只看了一半,因为有事就停止了,但后来怎么也没兴趣继续看下去……

35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再次印证了俺对德国片的好感~~低沉积云冷灰的天空背景,连建筑都蒙上了死气沉沉的阴影,但是德国人的自嘲式幽默实在是深得俺心,让俺或会心一笑、或哈哈狂笑不止……但是笑着背后是苍凉的眼泪,如同剧中两次笑着流泪的镜头描写~很多细节精心、富于讽刺意味,希特勒的形象也似乎贴近真实了许多……关于主角,又是这个清瘦正直低调沉稳的小个子德国男人啊~~他躲在舞台下面透过幕布看着外面广场群情激奋的人民,镜头放大他最后苍凉的一笑,头顶的血流缓缓淌下……俺就是容易被这样的德国人煽到啊啊啊……555

37分钟前
  • hilly
  • 推荐

拍的不错 但是07年才拍成这样未免太让人失望 相比之下42年 和83年翻拍的to be or not to be 就好看太多了

41分钟前
  • ╯-╰
  • 还行

希望德国会有更多的这样的电影,保持对那时代的评论,避免世界任何地区在发生类似的事情。话说有些部分很让我想起中国目前的情况。

42分钟前
  • 承明
  • 推荐

以为是恶搞呢,果然有关历史的片子怎么也不会真的搞笑的。让人很沉重的笑的黑色幽默。赞Ulich!不过有点美化Hitler形象了。。。

45分钟前
  • Esther GDB
  • 推荐

如此恶搞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恶棍,有趣。

47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時代和人需要自欺,掩蓋各種自卑、自負以及不光彩…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在極端狀態下,就是被包裝過的變相納粹罷了…德國人的“嚴謹”真是在一個小兵身上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啊,德國人也會自嘲了麼!

51分钟前
  • 宿命论
  • 推荐

片尾对民众的采访是亮点,要多给小日本看看德国人是如何反思的!

54分钟前
  • 似水微『澜』
  • 还行

那个挤上床怕到睡不着的才是真的希特勒,不过即使这样一个人,也比某些连本国人的命都不当回事的东西强

59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德国人拍出来这种调侃元首的片子还蛮不容易的,其实我觉得元首在里面有一种别样的萌

1小时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还行

也是一部有点小邪气的电影,特别是结尾曲,给人一种戏谑的味道。不过现实中的希特勒确实如此,小时候受父亲打骂很严重,也是他最后心理走向扭曲的原因之一。尽管是黑幽剧,却也有它温情感人的一面,元首也是人,也会在失败面前很脆弱,像孩子一般需要保护。感人的是格林厄姆教授,善良但死的很英勇悲惨

1小时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纳粹版国王的演讲,可惜结局注定是给悲剧

1小时前
  • 懒羊羊的蛋糕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