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热夫战役

战争片俄罗斯2019

主演:谢尔盖·扎尔科夫,伊凡·巴塔列夫,奥列格·加亚诺夫,亚历山大·布哈罗夫,阿塞尼·谢梅诺夫,伊戈尔·格拉布佐夫,格里戈利·涅克拉索夫,丹·罗津,亚历山德·佩拉卡斯,亚历山大·阿拉沃什金,亚历山大·戈尔巴托夫,安德烈·科罗夫尼琴科,彼得·洛加切夫,丹尼尔·沃罗帕夫,奥列格·阿巴林

导演:伊戈尔·科皮洛夫

播放地址

 剧照

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2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3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4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5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6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3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4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5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6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7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8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9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9:44

详细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热夫一线争夺德军据守的“勒热夫突出部”。

 长篇影评

 1 ) 一个民族的自强不息。

5星,本片谈不上什么大场面,但真实感极佳,比起残酷的战争。影片里对信仰的激烈谈论更让人印象深刻,放弃了曾经自己热衷的主义,讽刺曾经极端思想下产生的恶劣行为,这是一个民族在审视自己,这点由衷的可以钦佩一下。当一个国家从迷茫中再次找到自己的信仰,在混乱中再次建立秩序时。这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呐喊。一个国家能靠的只有自己,一个民族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奋斗。不同时代必然有不同的时代信仰。本片给出了答案,并且震撼人心。

 2 ) 战争电影不只是打打杀杀!

这次上影节,战争题材的电影真不少,除了像《猎鹿人》和《现在启示录》这样的经典,有一部俄罗斯电影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向不觉得俄罗斯的战争电影能有多好,即使是俄罗斯电影,真正高质量的微乎其微。

《勒热夫战役》出乎了我的意料。

《勒热夫战役》,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勒热夫战役。

先简单科普一下勒热夫战役。

勒热夫战役全称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重要的一次战役。

因为在时间上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脚,所以更多的人只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不知道此次战役。

事实上,勒热夫战役对于整个东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

甚至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勒热夫,很有可能就没有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以一次大战役命名的电影,搞不好就成了军事领袖们指点江山的政治宣传片。

这部电影恰好相反。

它符合我心中优秀战争电影的三要素:战争残酷、矛盾冲突、以小见大。

战争残酷,不用多讲,如果一部战争电影连残酷的做不到的话,有什么资格叫战争电影呢?

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当然不仅仅指敌我矛盾,更多的是一方之间的矛盾,或者个人内心的矛盾。

以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为例,主角是一个涉世不深的愣头青,在政府的宣传下毅然决然的入伍。

当时的他,一心报效祖国,将北越邪恶势力彻底从东南亚消除。

可真正到了战场上,邪恶的不仅仅是北越,美军比起北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血腥残忍、残杀平民,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

这个时候,主角动摇了。

这种矛盾冲突在越战电影中最为常见。

以小见大。

战争电影的主角如果是政治家、军事统帅,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就很难做到反战。

政治家要是反战的话,那就不会有战争了。

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主角大多数都是小人物。

去年上映的《决战中途岛》,我之所以对此很不感冒,就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之一是尼米兹。

《拯救大兵瑞恩》里虽然也出现过马歇尔,但主角还是那一群拯救瑞恩的普通士兵。

《勒热夫战役》,这三点都做到了。

如果非要纠结战争场面,《勒热夫战役》确实明眼可见有《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子,但在场面残酷上,也做得相当不错。

电影虽然以“勒热夫战役”命名,但几位主角都是普通士兵,军衔最大的也不多是中尉。

里面倒是有一个中校,但几乎是反面式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在“矛盾冲突”方面很有看头。

首先是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中校命令中尉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死守某个村庄据点,以便于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听起来有点像《集结号》的剧情。

集体和个人,哪个为大?矛盾就来了!

美剧《兄弟连》里,有这么一段,我现在依旧记忆犹新。

E连受命派出15名侦察兵,渡河去敌军阵地捉俘虏,这对于整体来讲,确实很重要,如果能从中获悉情报,对于此次战役有很大的帮助;

可对于E连,尤其是那15名侦察兵,几乎是飞蛾扑火。

作为E连的指挥官,温特斯直接修改了上级的命令,他和侦察兵说,我不要你们抓什么俘虏,活着回来就行。

其次是士兵与反谍报专员之间的冲突。

为了不被纳粹的宣传迷惑,苏联上头下令不准任何士兵观看和阅读敌方的宣传页,如有私藏者,直接枪毙。

反谍报专员确实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坏人的角色,甚至比纳粹德国都要坏。

他对自己的同胞、同志不信任,甚至心怀怨念。

看到这段,我突然想到了《亮剑》。

咱老李当年在鄂豫皖根据地不就差点被王特派员给枪毙吗?

十几年之后,老李再次见到了王特派员,说了这么一句话:多少好兄弟、多少好战友没有死在战场上,都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当然,还有士兵之间的矛盾。

大家在参战之前,都不怎么光明磊落,你是小偷,他是强盗。为了这个,队伍险些发生火并。

我一直觉得一部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看完能让人厌恶和痛恨战争,而不是喜欢和崇尚战争。

一部毫无反战思想的战争电影,就算拍的再怎么热血沸腾,都算不上好电影。

国产电影里,你要我说一部最经典的战争电影,非《高山下的花环》莫属。

这部电影,拍得很残酷,而且反战,甚至还批判了当时的官僚主义。

四十年过去了,它依旧是最好的国产战争电影,其他电影,只能望其项背。

 3 ) 苏维埃是一个年轻的政权,而俄罗斯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苏维埃是一个年轻的政权,而俄罗斯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相比于文字,画面更直观的感受到枪林弹雨。勒热夫战役成功拖住德军的预备队,使得斯大林格勒的解围部队不够强大。最终德第六集团军折戟斯大林格勒。 勒热夫战役苏军损失上百万指战员。而电影里这个连牺牲的人们都包括在这里。 德军和苏军对于战斗的心理是不同的。不管苏联大雷雨计划是否为真。但战争确实是德国先挑起来的。就是侵略! 加上更多的复杂因素。最后的结果影响也是复杂无比。谁能说的清。 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德国人也是如此。让我们来欣赏这两个民族之间波澜壮阔的史诗吧!

 4 ) 我喜欢这种真实

这部俄罗斯电影与以往不同,它带着“叛逆”。以往我们只能在美国二战电影里看见,基层部队抨击高层决策,也就是抗命。这部里频频出现。以及苏联士兵抽大烟喝大酒,但骨子里的社会主义思维还是根正苗红的。每个人的性格都在变化,一一升华。冥顽不化的内务部军官最后被老兵点化解脱,可以投降但宁自杀也不叛变的内务部卫兵,对体制抱疑问的新兵小愤青,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兵油子,父亲一样责任感的指挥官,他们不是机器和蝼蚁士兵,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难得描写细腻和场面兼不错的俄罗斯二战片。最喜欢里面的两个场景就是老兵点化内务部军官,以及指挥官留下士兵撤离,即不抗命又不牺牲士兵性命……这些场景哪怕在真实里也是毫无违和感的。仗要打,人性也要在……

 5 ) 即使是众筹拍得电影,道具也非常用心,我们的国产神片穿帮太多了,要向别人好好学习

即使是众筹拍的电影,道具也非常用心,我们的国产神片穿帮太多了,要向别人好好学习

德国人装备的捷克轻机枪

雪地服装和捷克轻机枪

一众MP40

一众98K

98K细节真实

MP40射击

ZB37重机枪,捷克造的,德国占领捷克后装备了部分,一般电影很少见

MG34枪口火焰非常真实,不是后期加上的五毛钱特效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41型,背后油罐有点像

瓦尔特P38

FW189枭,很奇特的造型,纳粹德国的空中眼睛

这个我觉得是有点穿帮了,可能二战德军野战炮实在存世太少,用Zis-3型火炮代替

影片最后苏军用缴获的ZB37射击,前后呼应

托卡列夫TT33,枪后一根绳子拴在腰上,很容易联想到那张著名的叶廖缅科冲锋的照片

老式马克沁也上战场

苏军缴获的捷克轻,来个德普就好了

莫辛纳甘的四棱刺刀,很真实

M1940刺刀,用在SVT-40上的

四棱枪刺折下来的状态

缴获的MG34,注意地上的子弹包

看多了T-34,这里来了个T-60轻坦,很少见。

波波沙细节满满

老兵油子的SVT-40

二战苏联Б8望远镜,这个细节实在到位,实在认真

RGD33手榴弹,用的时候扭一下已经很真实了,实际操作更繁琐,不拍了哈哈

我们的神剧层出不穷,从手榴弹炸飞机,到裤裆藏雷,每一次都是赤裸裸的贬低观众智商, 不知道道具组是干什么吃的,稍微用点心都不至于出现AK47横扫鬼子这样的笑话,有些道具枪一看就是整支都是塑料,连枪口都是实心的 。向别人好好学习吧。

 6 ) 当代民族主义俄罗斯如何看待红色苏联史

有人看了这部电影觉得是在“黑苏联”,把“苏联政府什么时候相信过自己的人民”当slogan。虽然电影里许多苏联的槽点,但上述解读却是南辕北辙。因为《勒热夫战役》恰恰是当代民族主义俄罗斯政权的“主旋律”,阐述的是最符合普京政府历史观的苏联历史。电影中的“黑点”,不是在“解构”,恰恰是经过多年妖魔化苏联历史之后的俄罗斯主流苏联历史观点;而对每一个黑点,几乎都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和人物刻画来“反转”。最后的结果,是把苏联革命英雄历史观中的意识形态内容拿掉,同时洗掉自由主义用苏联污点否定卫国战争的污迹,提纯出当代俄罗斯需要的正统历史观:爱国主义。

所以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以反战或意识形态为主题的战争片,而是一部满是“私货”的“历史说教片”。我们可以细数一下电影中的历史观输出:

第一,内务人员的形象。带着蓝帽子的人员符合最传统的苏联历史印象:政治洗脑、小题大做、严酷无情、枪口向内。这些内容不是输出,后面的反转才是:蓝帽哥表示自己也委屈,从小孤儿,被dang养大,第一次反转。释放老大爷,人性战胜dang性(误),第二次反转。看着自己的助手反水惨然而笑,内心觉醒,第三次反转。电影没有给这些被深恶痛绝的政工人员洗白,整个“人性觉醒”也显得有些苍白,但应该看得出,他不再是个符号化的邪恶形象(那些背后架着机枪扫射撤退友军的),这已经是是对刻板印象的很大反抗了。要注意,想投降的助手最后还是选择了舍身取义,我可以反gongcd,但不能泯灭作为俄罗斯人的人性,打死也不自相残杀。爱国主义。最后不忘画蛇添足地说,要让他们自相残杀。你看,后来不就是吗,从波罗的海残杀到中亚,从高加索自相残杀到乌克兰。

第二,“古拉格群岛”的形象。农场会计是哲学教授,知识分子,很明显是个受迫害的政治犯,知识分子。但是大叔却说,我爱俄罗斯。爱国主义。爱告密的小孩说,为啥都是枪口向内,这些老百姓呢,都搁古拉格里吧。很快一段根正苗红的反转,你看,都被德国鬼子害死了,这都怪古拉格?由于大胡子一直被黑,历史都快虚无到德国人是解放者,真正坏的只有俄国人自己了。电影piapia打完脸,孩子醍醐灌顶了,一刀囊死德国鬼子(开始还搁那心慈手软呢)。卫国战争是为了俄国人民,不知道小胡子要把乌拉尔山以西的斯拉夫人都霍霍光啊。

第三,苏联军队的形象。本来勒热夫战役就是苏联人蛮干的代表,冬天野蛮地反推,前后损失超过150万,最后获胜的是德国人,伤亡也只有30万。但是最后一段话说了,这是为了斯大林格勒牵制德军精锐,死得其所。局部看也是一样,《集结号》俄罗斯版,摆明了让谷子地们送死,偏偏这个谷子地又把队伍拉回来了。大家不理解,为啥非要让小伙子们送死?所以营长同志花了两次解释,这是舍小我为了大我,让敌人误判方向,这种牺牲不是毫无价值的白白浪费人命。连长这下听懂了,拉着队伍又回去了。为啥?就服一个理,我可以为了大局牺牲自己,而且未必会输。你看,是不是比全队伍都死光了,最后一根筋要找队友的谷子地高级?至于小偷和莫斯科孩子,不肯入党的连长和真心想与他做朋友的政委,抽烟大叔和内务人员,说白了都一个意思:不问出身,出身入死为了国家,都是英雄。

最后是苏联与俄罗斯的关系。“苏联是一个年轻的政权,俄罗斯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未来还很长”。这句话应该为整个“说教”做了一个最全面的总结。

 短评

#SIFF23#可圈可点之作。结构上类似于2013版《斯大林格勒》,通过一个连级战术分队在不到24小时里的作战行动来侧面反映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而不是《解放》那种类型的战争史诗。在战争场景刻画上,并不输近年来的一系列俄罗斯战争大片,但和《28勇士》、《T-34》这些侧重还原战术细节的军教片类型作品不同,这部电影的突出特点在于人物塑造、人物关系设置,及其背后所传递的主旨上。可以说是近年来革命战争题材创作中人物去脸谱化的一次主动而系统化的尝试,又是后历史虚无主义语境下重建历史叙事的一次有益探索。虽然影片也有一些瑕疵,例如没有交代陷入敌后的苏军年轻士兵如何能听懂德军指挥官使用德语下达的口令。但是瑕不掩瑜。非常值得做一篇长评。

8分钟前
  • 705K
  • 力荐

开头10分钟的攻坚战拍得很不错,将战场的惨烈赤裸裸的展现,尸横遍野,惨绝人寰;但是打完之后的剧情走向却迷失了,改成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最后连长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依旧率队慷慨赴死,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巨大牺牲之上的,朱可夫虽为名将,但并不是个好的战术家。

12分钟前
  • Ishi.WB
  • 还行

三星:二战东线战场上的雪白血红,被遗忘绞肉战场的记忆唤醒,“不惜一切代价”这几个字的现实诠释。影片完成度还行,局部激烈的争夺战难以映射整体战役15个月惨烈与残酷的全貌;苏军基层将士的群像塑造鲜活生动,很多细节都印象很深,尤其难忘无名战士沾满血迹的手上那枚红五星徽章...

13分钟前
  • 罗西基
  • 还行

五星推荐,有血有肉有深度的思考,整体个人矛盾与撕扯描绘的很到位。虽然苏维埃政权从来没有相信过人民,但一个个战士依然为了祖国慷慨赴死。什么大局,什么伟大,什么胜利,他们的最大心愿只是能再抱一抱自己的妈妈,因为他们答应过,恐怕要挨骂了。

17分钟前
  • 木偶
  • 力荐

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多元:从党员到非党员,从司令官到普通士兵,从思想工作员到素卡,从信仰者到多民族士兵(如乌克兰族),摆脱了一般士兵的刻板化描写。

20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毛子的战争片,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

24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拍出了战争的残酷,而且电影中段又展现了政治矛盾和意识形态的矛盾,还有个人的矛盾,当然最后都是要为了祖国赴死

29分钟前
  • 还行

近几年看过的俄罗斯二战片最差的一部。火爆的战斗场面全在预告片,2个小时的战争题材电影,只有开头十几分钟和最后半个小时有战斗情节,中间全是一群大老爷们在村庄内打嘴仗,虽然无字幕不知道具体对话内容,但是如此失衡的情节安排已经让人昏昏欲睡了,而且又毫无悬念地安排了一个NKVD的蓝帽子来充当令人厌恶的反派,这已经是近几年俄罗斯二战片必不可少的ZZZQ了~作为配合勒热夫纪念馆落成和纪念鲜为人知的勒热夫绞肉机的片子,和前年的列宁格勒一样,套了这么大标题,拍出来的格局却与之完全不匹配,你把这个剧情套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也毫不为过,因为完全没有跟勒热夫战役强关联的高辨识度的元素。拖曳负伤战友结果被敌人炮火炸得只剩残体的桥段最早见于拯救大兵,结果毛子2020年了还在套用,俄罗斯战争电影产业道阻且长

30分钟前
  • ReAdY?
  • 较差

7.5分;人性,好!东正教,好!苏维埃,不好!我们俄罗斯民族实在是太伟大了!场景、细节、横移和俯瞰镜头、气氛渲染、人性刻画、BGM等各个方面都是很出色的水平,结尾还和开头组成了循环结构;前期新兵的战斗真实而惨烈,战争的间隙是满地创伤,火光和教堂的美感也不逊于1917;主要的问题在于意识形态的切割,极度影响了整片的节奏与内核,比照《布列斯特要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狙击手》自然是大大落了下乘——回归帝国本位,把民族主义和东正教信仰(片中反复出现教堂十字架和俄罗斯本土圣人圣谢尔盖)从红色历史中摘得干干净净,并一同战胜了邪恶的苏德,是一种精妙并阉割了历史的手法,看来我大俄自有圣母保佑

31分钟前
  • PSG粉保护协会
  • 推荐

7分。二战期间最被忽视的战役——号称“勒热夫绞肉机”的战役——重要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场战役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一直被忽视,苏联红军损失异常惨重。一年多的时间,红军死伤150多万人,由于装备不行和后勤跟不上,红军死伤人数是德军的4倍多。非常惨烈。电影选取了战役中小小的一仗,以小见大,展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导演的意图不仅于此,还有其他想表达的东西。比如部队某些官员对前线战士不信任,但是战士们却英勇无畏。大敌当前,红军这边却在内讧。战士们被怀疑被责罚,却依然选择舍弃生命去战斗。非常感人。

33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鸡鸣狗盗混口粮,政委特勤窝里斗,从劳改营上战场的工程师坚决不入党,待枪毙的老兵战壕传传教,敌人围剿之夜开场自我批评大会,炮轰之前喝壶小酒,“答应过妈妈要活着回去,看来要挨骂了。”……为保大局的送死之战,开场惊艳,越往后狗血流俗处越多,但确实比西方主流战争片要来得纠结残酷

36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影2051:开场的场面几个人物特写不错。不过整体感觉没有《潘菲洛夫28勇士》好看。更没有拍出这场战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可以看纪录片补充苏联在大比率死伤下的战略胜利。

38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开场的战争场面做得很不错,影片后段艺术手法用了略多了些,各种各样的挖掘人性,倒也是把几乎每个士兵的性格都勾勒出来了。 德军被弱化了太多了些...苏军士兵各种开挂... 4.5星推荐

41分钟前
  • bugz
  • 力荐

看得早不如看得巧,拍得比捌佰像样子多了。

43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没有女性角色的电影。以小见大,战争中的人民内部矛盾 要命啊~!!!!!本片所有收益会捐给老兵协会......我又欠下了一张电影票......

48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力荐

6.5分,关于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时代脱节,蓝帽圈形象塑造到心态的转变都过于牵强,此时苏军的清洗早已完成,当权的后浪可能军事修养不行,但是忠诚没什么问题。至于士兵关于意识形态的讨论,完全是用今天的思维模式还原历史。高压和洗脑之后,士兵要不倒下,要不向前。不要说当年内务部督战的前线,今天大家在豆瓣讨论一下试试。

49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还行

真实反映战争的残酷,政工人员和NVKD的荒唐可笑。黨的第一要務不是抵抗外敵,也不是保衛人民,而是抱住統治權。

50分钟前
  • 无机客
  • 推荐

主题了无新意,一个连队作为代价被献祭,很像《热雪》。相比和德国人的战斗来,新兵和老兵、蓝帽圈和一线士兵的冲突,成了主要矛盾,小规模战壕和巷战场面的血腥动作场面看似写实,但也有类似《T34》和《潘菲洛夫》中那种主角光环加持,所谓拔高的企图,角色内在做不到,就用外部夸张的动作来完成。

53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上影节day2啥也别说了,看战争片不可能有脑子的2

57分钟前
  • Himizu
  • 力荐

“苏联才几年,俄罗斯有一千年”,震耳发聩。不管多紧要的时刻,都会有人把搜德军劝降传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呵呵

59分钟前
  • thisismelma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